助力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(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)圆满落幕,共绘“机器人+医疗”新图景

发布时间:2025-09-22 来源: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

2025年9月14日,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(以下简称“服贸会”)隆重举行之际,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、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主办的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(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)决赛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。作为本次大赛的协办单位,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“创新中心”)全程深度参与赛事策划、技术支撑与评审工作,积极推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“医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。

本届大赛以“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”为主题,紧扣服贸会“数智领航,服贸焕新”的年度主题,聚焦手术、诊断、康复、护理及医院管理等核心医疗环节,全面展现机器人技术在智慧医疗中的前沿应用与落地潜力。来自在京央属、市属医院的92个高水平项目激烈角逐,最终10个具备前瞻性、实用性和产业化前景的优质项目脱颖而出,进入决赛。

 

深度参与赛事组织,把脉医疗机器人未来方向

作为协办单位,创新中心从赛事方案设计、技术应用场景把关到决赛评审标准制定,与主办单位紧密协作,充分发挥中心在机器人技术集成、产业转化和临床适配方面的专业优势,为大赛的高水平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蒙洋

在决赛现场,创新中心总经理蒙洋作为评审团成员,围绕项目的技术创新性、临床价值、产业化路径及社会效益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。他表示:“本次入围项目不仅体现了临床医生对真实场景痛点的深刻理解,更展现出医工交叉背景下原始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。尤其令人振奋的是,多个项目已具备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基础,这正是我们推动‘机器人+医疗’生态建设的核心目标。”

最终,北京安贞医院“医学影像存储、传输及手术视频智能采集机器人”斩获一等奖;北京积水潭医院、宣武医院、北医三院的三个项目荣获二等奖;来自北京医院、友谊医院、天坛医院等的六个项目荣获三等奖。

 

致力构建全链生态,加速成果转化落地

近年来,创新中心深耕“机器人+医疗”领域,持续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医疗机构的落地应用。携手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(以下简称“血液中心”),推出全国首套“血液标识与包装机器人系统”,并在本届服贸会期间正式宣布启用;此外,联合301医院进行伤员智能急救的课题研究;与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,将导诊服务机器人部署于门诊大厅及各楼层关键点位,有效引导患者及家属快速完成挂号、就诊、检查等流程,显著提升就医效率。

图为在血液中心中成分制备科工作的

全国首套血液标识与包装机器人系统

 

推动成果迈向全球,共筑智慧医疗新高地

当前,全球正加速进入“智能体时代”,机器人技术已成为重塑医疗服务模式、提升健康可及性的关键力量。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,拥有政策、人才、临床场景和产业链的多重优势,正在向医疗机器人领域“标准制定者”和“全球引领者”迈进。

未来,创新中心将继续践行“机器人+”战略,进一步深化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合作,持续打造高水平的学术与产业交流平台,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为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